2022年市定民生實事及責任分工
日期: 2022-05-24 來源:漯河日報 點擊:
一、促進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
1.高質量推進“人人持證、技能河南”建設。全年完成技能培訓12萬人次、新增技能人才12萬人(含高技能人才2萬人)。
主要責任單位: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
相關責任單位:市教育局、市科技局、市工業和信息化局、市公安局、市民政局、市財政局、市司法局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、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、市城市管理局、市交通運輸局、市農業農村局、市商務局、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、市畜牧局、市衛生健康委、市退役軍人事務局、市應急管理局、市市場監管局、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、市鄉村振興局、市供銷社、市總工會、團市委、市婦聯、市殘聯、中國人民銀行漯河市中心支行、市郵政管理局,各縣區黨委和人民政府,經濟技術開發區、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、西城區黨工委和管委會
2.新增城鎮就業。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,推進高校畢業生、退役軍人、農民工、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,全年新增城鎮就業3.5萬人,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為零。
主要責任單位: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
相關責任單位:市發展改革委、市教育局、市工業和信息化局、市財政局、市科技局、市退役軍人事務局、市民政局、市市場監管局、國家統計局漯河調查隊,各縣區黨委和人民政府,經濟技術開發區、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、西城區黨工委和管委會
3.加大創業扶持力度。全市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億元以上。
主要責任單位: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
相關責任單位:市財政局、市退役軍人事務局、市工業和信息化局、市農業農村局、市商務局、中國人民銀行漯河市中心支行、市市場監管局、市鄉村振興局、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、團市委、市婦聯、市工商聯,各縣區黨委和人民政府,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和管委會
二、提高社會保障水平
4.推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。實現每個街道有1處綜合養老服務設施,嵌入式養老床位不少于50張;每個社區有1處養老服務場所;對不少于100戶經濟困難的失能、半失能老年人家庭進行適老化改造;推動智慧養老服務平臺老年人入網人數達20萬以上。
主要責任單位:市民政局
相關責任單位:市發展改革委、市財政局、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、市衛生健康委、市殘聯,各縣區黨委和人民政府,經濟技術開發區、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、西城區黨工委和管委會
5.提高婦女兒童健康保障水平。對農村適齡婦女、納入城市低保范圍的適齡婦女免費開展一次宮頸癌、乳腺癌篩查,各完成篩查8660人。免費開展預防出生缺陷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,年底前實現全市孕早中期產前篩查率達到60%、新生兒“兩病”篩查率達到98%、新生兒聽力篩查率達到98%。
主要責任單位:市衛生健康委
相關責任單位:市婦聯、市財政局、市民政局、市殘聯,各縣區黨委和人民政府,經濟技術開發區、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、西城區黨工委和管委會
三、提升社會救助能力
6.殘疾兒童康復救助。對具有我市戶籍或居住證且符合條件的視力、聽力、言語、肢體、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開展康復救助,全年救助不少于728人。
主要責任單位:市殘聯
相關責任單位:市發展改革委、市民政局、市教育局、市衛生健康委、市審計局、市市場監管局、市醫療保障局、市鄉村振興局、市財政局,各縣區黨委和人民政府,經濟技術開發區、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、西城區黨工委和管委會
7.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進村(社區)行動。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,全年安排不少于45場次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進村(社區)活動,實現超240人次個案咨詢,建設6個“青翼家園”工作陣地。
主要責任單位:團市委
相關責任單位:市委政法委、市民政局、市衛生健康委,各縣區黨委和人民政府,經濟技術開發區、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、西城區黨工委和管委會
8.愛心早餐。為全市約3600名早班環衛工人和市區550名早班公交司機免費提供愛心早餐。
主要責任單位:市總工會
相關責任單位:市城市管理局、市交通運輸局,臨潁縣、舞陽縣黨委和人民政府
四、提升公共醫療衛生服務水平
9.擴大醫院門診費用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范圍。各縣區至少開通1家定點醫療機構,實現普通門診費用和高血壓、糖尿病、惡性腫瘤門診放化療、尿毒癥透析、器官移植術后抗排異治療5種試點門診慢特病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縣區全覆蓋,推動超25家定點醫療機構實現門診費用異地就醫直接結算,提升門診費用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量。
主要責任單位:市醫療保障局
相關責任單位: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、市衛生健康委,各縣區黨委和人民政府,經濟技術開發區、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、西城區黨工委和管委會
10.實施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提升行動。年底前建成心血管、呼吸、生殖遺傳等一批高質量重點(特色)醫學???,市級“四所醫院”實現達標建設全覆蓋。
主要責任單位:市衛生健康委
相關責任單位:漯河醫專
11.加快推進市中心醫院醫療集團正常運轉,整合優勢資源,提升醫療水平;推動臨潁縣、舞陽縣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提質增效,全方位全周期服務人民群眾健康。
主要責任單位:市衛生健康委
相關責任單位:市財政局、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、市醫療保障局、漯河醫專,臨潁縣、舞陽縣黨委和人民政府
12.建設“心電一張網”。在城區鄉鎮衛生院、村衛生室布設8臺可移動心電圖機和100臺固定心電圖機。
主要責任單位:市中心醫院
相關責任單位:市衛生健康委,各縣區黨委和人民政府,經濟技術開發區、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、西城區黨工委和管委會
五、發展優質普惠教育
13.實施學前教育普惠擴容工程。推進公辦幼兒園建設,新建公辦幼兒園6所、改擴建公辦幼兒園25所,新增公辦學位7300個。
主要責任單位:市教育局
相關責任單位:市發展改革委、市財政局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、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、市審計局,各縣區黨委和人民政府,經濟技術開發區、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、西城區黨工委和管委會
14.實施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項目。持續完善中小學校功能;對全市80所中小學進行校舍改造和設備配置;維修改造34所農村中小學校校舍,消除危房1.38萬平方米,進一步改善薄弱學校辦學條件。
主要責任單位:市教育局
相關責任單位:市發展改革委、市財政局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、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,各縣區黨委和人民政府,經濟技術開發區、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、西城區黨工委和管委會
六、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
15.全年開展“舞臺藝術送基層”活動200場。
主要責任單位: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
相關責任單位:市財政局,各縣區黨委和人民政府,經濟技術開發區、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、西城區黨工委和管委會
16.開展“全民藝術普及周”系列活動50場。
主要責任單位: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
相關責任單位:市財政局,各縣區黨委和人民政府,經濟技術開發區、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、西城區黨工委和管委會
七、實施鄉村建設行動
17.推動“四好農村路”高質量發展。新建和改造農村公路30公里以上。
主要責任單位:市交通運輸局、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
相關責任單位:市財政局、市公安局、市應急管理局,各縣區黨委和人民政府,經濟技術開發區、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、西城區黨工委和管委會
18.推進農村客運班線公交化運營。新增30個行政村農村客運班線實現公交化運行。
主要責任單位:市交通運輸局
相關責任單位:市財政局、市公安局,各縣區黨委和人民政府,經濟技術開發區、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、西城區黨工委和管委會
19.積極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和快遞業務。改造提升農村寄遞物流基礎設施,年底前實現65%行政村設立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812個。
主要責任單位:市交通運輸局、市郵政管理局
相關責任單位:市財政局、市商務局、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漯河市分公司,各縣區黨委和人民政府,經濟技術開發區、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、西城區黨工委和管委會
20.農村戶廁改造。全年完成農村戶廁改造31910戶。
主要責任單位:市農業農村局
相關責任單位:各縣區黨委和人民政府,經濟技術開發區、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、西城區黨工委和管委會
21.推進城鄉電網改造升級。提高城鄉供電能力,全年完成50個配電臺區升級改造,新建、改造10千伏及以下線路50千米。
主要責任單位:國網漯河供電公司
相關責任單位:各縣區黨委和人民政府,經濟技術開發區、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、西城區黨工委和管委會
八、推動城市有機更新
22.城市窨井設施更換改造。對存在安全隱患的6500個窨井設施更換改造,加大日常養護力度,切實保障人民群眾“腳底下的安全”。
主要責任單位:市城市管理局
相關責任單位:市發展改革委、市教育局、市公安局、市民政局、市財政局、市交通運輸局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、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、市衛生健康委、市市場監管局、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、市工業和信息化局、市沙澧河建管委、國網漯河供電公司、中國移動漯河分公司、中國聯通漯河分公司、中國電信漯河分公司、中國鐵塔漯河市分公司,各縣區黨委和人民政府,經濟技術開發區、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、西城區黨工委和管委會
23.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升。全年開工改造63個老舊小區6822戶。
主要責任單位: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
相關責任單位:市發展改革委、市財政局、國網漯河供電公司,各縣區黨委和人民政府,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和管委會
24.實施雨污分流改造工程。對太行山路(澧河橋南引道—湘江路)、淞江路(祁山路—太行山路)、嵩山路(澧河橋南引道—樟江路)和湘江路(泰山路—嵩山路)4條道路和京廣鐵路以東區域3.5平方公里、沙北區域1.5平方公里內的單位小區進行雨污分流改造;對濱河路、淞江路立交泵站現有老舊水泵等設備設施進行改造,新建樟江路排水管網及配套設施。
主要責任單位: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、市城市管理局
相關責任單位:市沙澧河建管委,郾城區、源匯區、召陵區黨委和人民政府,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和管委會
25.實施人行道暢通工程。完成海河路(嵩山路—泰山路)、黃山路(黃河路—淞江路)及金山路(黃河路—淞江路)人行道新建改造工程。
主要責任單位: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
相關責任單位:市城市管理局,郾城區黨委和人民政府
26.實施斷頭路打通工程。完成錦繡路道路打通,太行山路南伸、桐柏山路南伸、韶山路南伸等7條道路建設。
主要責任單位: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
相關責任單位:各區黨委和人民政府,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和管委會
27.實施集中供暖工程和供熱管網連接工程。建設集中供熱管網10公里,建成熱交換站15座,新增供熱面積150萬平方米以上;完成華電公司高溫水網與郾城區管網連接工程,提高沙北區域供熱能力。
主要責任單位:市城市管理局
相關責任單位:市發展改革委、市財政局、市司法局、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、市公安局、市生態環境局、市市場監管局、市水利局、市沙澧河建管委、市機關事務中心,各縣區黨委和人民政府,經濟技術開發區、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、西城區黨工委和管委會
28.實施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工程。建成漯河市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,實現生活垃圾四分類。
主要責任單位:市城市管理局
相關責任單位:市財政局、市發展改革委、市市場監管局、市生態環境局、漯河城市發展投資有限公司
九、打造智慧宜居城市
29.提升移動政務服務能力。推進政務服務移動端“豫事辦”建設與應用,年底前實現“豫事辦”上線200個事項,實名注冊用戶數突破155萬。
主要責任單位: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
相關責任單位:市發展改革委、市財政局、市交通運輸局、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、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、市教育局、市公安局、市市場監管局、市衛生健康委、市醫療保障局、市住房公積金中心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、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、市城市管理局、市公交集團、中國移動漯河分公司、中國聯通漯河分公司、中國電信漯河分公司等單位,各縣區黨委和人民政府,經濟技術開發區、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、西城區黨工委和管委會
30.建設市民休閑樂道300公里。
主要責任單位:市水利局
相關責任單位:市沙澧河建管委、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、市交通運輸局,郾城區、源匯區、召陵區黨委和人民政府,經濟技術開發區、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、西城區黨工委和管委會
31.實施沙澧河提升工程。年底前澧河段景觀工程(沙澧連通工程至107國道段)、澧河進水閘工程主體完工。
主要責任單位:市沙澧河建管委
相關責任單位:市水利局、省沙潁河流域管理局,源匯區黨委和人民政府,西城區黨工委和管委會
32.“智慧社區”建設。全年建設30個“智慧小區”,搭建網格化管理、精細化服務、信息化支撐、開放共享的基層管理服務平臺。
主要責任單位: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
相關責任單位:郾城區、源匯區、召陵區黨委和人民政府
十、加強食品安全監管
33.加強食品安全基層基礎工作,打造24個村級食品安全工作站示范點,及時化解食品安全問題風險隱患。
主要責任單位:市市場監管局
相關責任單位:市財政局,各縣區黨委和人民政府,經濟技術開發區、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、西城區黨工委和管委會
34.開展“食品經營安全你我同查”活動。以群眾關注度高的“網紅餐廳”“食用農產品”“酒類產品”為監管重點,開展“食品經營安全你我同查”活動,定期向社會公示監管情況。
主要責任單位:市市場監管局
相關責任單位:市廣播電視臺、漯河日報社